您有任何問題,都可以與我們聯系!
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湯遜湖北路33號創智大廈B區9樓
地鐵八號線二期二標項目監理部訪談
文/劉小將
經過多次與張南總監的約訪,在西方情人節之日,我來到了位于武昌區興國南路的地鐵八號線二標項目監理部進行了一下午的采訪。
首先我想張南總監好好了解了該項目的工程特點,歸納如下:工程規模大、社會影響大; 建設速度要求高、工期緊;安全風險源多、風險大;施工戰線長、作業點多面廣、施工工法復雜多樣,質量要求高;協調工作量大;交通導流要求高;環保要求高。
針對以上特點我初步了解了本項目的艱難,因此也就有了采訪的話題。
記者:自項目開工以來,項目部克服了哪些困難?生活和工作中都可以談談。
張南(總監):工程開工前期,項目部未正式組建,人員食宿問題均未解決好,在這里我要感謝省博物館三期項目上的同志們,他們給予我們很大的幫助,幫我們解決好辦公、食宿的問題。另外,在新的工作領域,大多數的成員對地鐵的相關業務知識、甲方管理模式不熟悉,好在公司黃欣副總經理、陳建紅副經理經常來項目指導工作、組織學習。包括對地鐵管理制度、地鐵規范的宣貫,有針對性的對有關施工工法、方案等進行學習與研討,在提高了項目成員的專業技能與技術素質的同時,在業務方面公司也給予了我們很大的支持。
記者:面對地鐵項目,和市政其它項目比較,有哪些不同之處?我們在監理過程中又該注意些什么?
張南:地鐵項目的投資大、規模大、技術復雜、質量要求高,而且地鐵施工絕大多數施工均在地下進行,危險源以多種形式存在,針對地下工程的施工特點,做好危險源辨識,找出每項工作活動有關的危險源,制訂防范與處理對策,預控地鐵施工中可能出現的重大風險是關鍵,這是我們每一位監理工程師必須關注的焦點。
記者:我們知道武漢市地鐵集團管理嚴格、工期要求高,他們的管理給您留下了哪些影響?其中是否有好的方法可供借鑒?
張南:我對地鐵集團管理,簡單概括為“嚴、細、實”三個字?己嗽瓌t“嚴”,各項工作內容都要有檢查、有評分,并通過總結匯報的形式通報情況,做到有標準、有過程、有結果;工作過程“細”,方案審批、現場檢測數據、計量支付計算過程等均參與,“細”字落實到了每一個環節;工作作風“實”,各項工作任務部署有明確的指標、任務的分解與落實有具體的責任單位與責任人,工作有目標。這些管理方法,很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記著:地鐵項目對你來說一定不會陌生,能分享你之前的從事地鐵項目的經驗嗎?
潘登(總監代表):我來8號線之前在21號線經歷過地鐵項目,對于地鐵項目的感覺就是業主的管理非常嚴格,因為一個標段只有一位業主代表,幾公里長的線路他不可能了解點點滴滴的情況,這就要求了監理必須隨時了解現場的進度、隱患、困難,隨時做好接受地鐵公司各級領導檢查、詢問的準備。當然,這是基本要求,對于安全管理方面,地鐵公司的要求也是異常嚴格,因為武漢地鐵在建項目眾多,任何一個項目的事故都會追責到頂頭上司,然后地鐵的管理模式又偏向于把責任歸咎于監理,所以監理要做到吊裝必須旁站、每一個機械必須管理的地步。
記者:初次擔任總監代表的職務,和之前的崗位有什么不同?又給你帶來了哪些壓力和感觸?
潘登:之前我作為專監、小隊長,只要求自己從局部的角度去管理項目的一部分,現在要站在項目總控角度去思考,并且8號線二期還是一個投資額達到7億的大項目,感覺到壓力非常大,做事情說話之前要思考好幾遍,這樣做會帶來什么結果、有沒有更好的方式去完成。
記者:作為項目部最直接的管理者,平時你是如何管理團隊開展監理工作的?又有哪些收獲?
潘登:作為經驗并不很豐富的一名總監代表,目前對團隊的管理還是以公司的管理制度和總監的意見為主,充分發揮帶頭表率作用,包括節假日值班、夜班值班等,經常開小會短會,通過集體學習制定統一檢查標準和統一規范動作等來帶領團隊進行工作。個人覺得在華勝的成長很明顯,通過角色的轉換和監理事業部檢查提出的問題,自己在整體管理思考和公司制度執行方面有了更深的認識和更清楚的定位。
記者:能談談你之前的經歷和來到華勝的原因嗎?
黎雪飛(安全監理工程師):我之前擔任中鐵十一局項目安全總監,與我們張南總監因黃石月亮山隧道結緣,考慮到家庭的原因,想回到武漢工作,離家近點、方便照顧小孩。輾轉來到華勝公司,加入到了我們項目監理部。由于之前一直在施工單位從事安全管理工作,突然轉入監理行業,還有許多需要我去適應和學習的。
記者:華勝公司給你最大的感觸有哪些?
黎雪飛:我是去年十一月底來公司的,差不多快三個月了,我們公司給我最大的感觸就是管理的精細化,比如公司領導多次來項目部指導工作、對我們業務進行交底,可以說公司從上至下都是在“齊抓共管”,這種精益求精的管理理念深深的觸動了我。
記者:目前你主要負責哪些內容?作為公司的老員工、地鐵版塊的新人,主要壓力有哪些?
鄢林(土建監理工程師):我現在主要負責現場土建內容,監管中南醫院站的圍護樁施工,以及管理內業資料。因為之前一直接觸房建項目,這是第一次從事市政項目,很多施工工藝、規范標準需要學習。此外,地鐵集團在資料方面管理嚴格、細致,所以這對我們工作是一種挑戰。
記者:請簡單談談你在華勝的經歷,在公司你有哪些感觸和我們分享下。
胡錫煒(土建監理工程師):來華勝之前,我一直從事的市政專業。我是2015年6月份來公司的,先是地鐵七號線十二標項目部,后來調至地鐵21號線,今年年初才來我們八號線這邊。要說感觸的話,最想說的還是“感謝”,感謝華勝給我們提供學習新工藝、新技術的平臺,有了一個提高自己專業技術的基礎,讓我打開了眼界。再就是公司的“人性化”管理讓我感觸很深,公司對我生活的關懷、工作業務的培訓等等,這些做法在監理行業中是首屈一指的。
記者:你之前從事的是什么工作?新的一年希望公司在哪些方面給予支持?
彭君利(土建監理工程師):來華勝前,我一直在中鐵十一局工作,擔任昆明地鐵2號線項目部工程部部長,在那里干了三年,直到建成通車,技術上應該不成問題,F剛來公司不久,但對公司的管理制度方面還不是很了解,希望公司能組織相關的培訓。
由于訪談時,項目部胡勝偉、陳芳華兩位同志因工作原因缺席,未能及時的采訪到他們,在此表示遺憾。
訪談后記:
古語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想一個優秀的項目部與項目成員能力是分不開的,八號線項目監理成員,均有相關工作經驗的精兵強將。在新的一年他們必將全力以赴,用自己過硬的業務技能來、不怕吃苦的敬業精神,來回報武漢地鐵集團的重托,相信他們能為華勝公司在地鐵業務上畫出濃墨重彩的一筆!